根据今日新华社相关刊文,美联商汇分析首先确定了国内对于赴境外上市的态度,意味着中概企业上市并不会受到莫名的阻碍,反而鼓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上市地,利用好市场机遇。对于国外,尤其是美国资本市场对于目前的反馈,中概企业需保持理性看待,做出符合两地市场要求的准备。
今日,新华社刊文指出,由于近期的一些监管政策涉及境外上市企业,市场上有一种担心,担心未来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政策是否存在变数,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是否放缓。可以肯定的是,证监会对企业选择上市地持开放态度,支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作出选择,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利用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发展。与此同时,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,不仅没有因疫情而放缓,反而进一步加快。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不会改变,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。
图:财联社报道原文
再看看近来国外部分的反馈。
美国时间7月26日,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U.S.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,SEC)民主党委员Allison Lee表示,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,必须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其被中国政府干预业务的风险。
与这个言论类似的,是我们之前分析过很多次的《外国公司问责法案》。过去很长时间,中美双方在监管上有一些不同观点,而这个美国2020年推出的法案要求:1、任何一家外国公司需要披露是否被域外政府拥有或控制。2、连续三年未能遵守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(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)的审计要求。这个要求之下,首先在审计上,自相关风声响起之后,我们有建议赴美上市企业选用美国审计机构,以系统性地解决这个问题。此外,非与政府强关联的企业不受影响。目前而言,在执行层面,市场明显有更多可以商榷的空间,同时也在积极寻找适用的解决方案。对于准备在美国上市的中概企业来说,尤其是民营企业,美联商汇提示其做好正常上市准备工作。
此次SEC没有针对滴滴事件展开调查,至少没有公开调查。
对于SEC是否已就滴滴可能存在的信息披露失误展开调查,Allison Lee拒绝置评,"我们应始终专注于确保投资者充分了解重大风险,例如我们最近看到的与中国有关的风险。"一位SEC发言人表示,SEC对所有调查保密,除非已提出明确指控,否则不会承认存在或不存在任何调查。
本文由美联商汇撰写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。